2023年初,中國工信部發布了《“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在制造業領域,要推進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的建設,并打造工業機器人的典型應用場景。這一方案將助力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變革。工業機器人作為從“制造”到“智造”的關鍵基礎設施,在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時代背景下,全球各主要經濟體都在積極圍繞以工業機器人為核心的智能制造業展開激烈競爭。
隨著機器人技術的不斷發展,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核心特征的智能制造模式正在成為產業發展和變革的重要方向。相比于傳統的工業設備,工業機器人具有易用性、智能化水平高、生產效率及安全性高、易于管理且經濟效益顯著等特點。這使得它們可以在高危環境下進行作業,從而提高產品的質量與數量,保障人身安全,改善勞動環境,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節約材料消耗并降低生產成本。
相關數據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現存的工業機器人相關企業已經超過了23.1萬家。僅在2023年的前十個月內,就有2.2萬家以上的相關企業被注冊。
從地域分布來看,這些企業廣泛分布在各個地區,但其中廣東、江蘇和山東是擁有最多相關企業的省份。這些數據充分顯示了工業機器人在中國的發展勢頭和影響力。江蘇以其強大的實力在各省份中位列第一,擁有超過4.2萬家相關企業,廣東和山東緊隨其后,分別擁有3.8萬余家和2.3萬余家相關企業。
從成立時間來看,52.8%的工業機器人相關企業成立于過去1-5年內,而成立在1年以內的企業占比約為27.2%。
工業機器人產業鏈主要由原材料、零部件(上游)、機器人本體(中游)、系統集成(下游)以及行業應用等幾個環節組成。在工業機器人的生產成本結構中,上游核心零部件的占比非常高,伺服系統、控制器與減速器成本占比超過70%,其中減速器成本占到一半,而本體制造僅占15%。這主要是因為工業機器人的驅動與控制功能都依賴于核心零部件,與本體制造相比,核心零部件的技術壁壘更高,因此生產成本占比高。
中國工業機器人的應用領域正在不斷拓展。根據統計數據,2022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的裝機量已經占據全球比重的超過50%,穩居全球第一大市場。無論是自動化生產、汽車制造、物流、醫療還是3C電子等領域,工業機器人的應用都在不斷加速拓展。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和發展正在不斷推動著中國制造業的進步和升級。
專利分析
自2023年1月至今,已有超過1400項專利申請。其中,工業機器人的專利申請數量已超過1萬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發明專利次之,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數量最少。近三年(2020-2022年),專利申請量逐年上升,從1500余項增長到2100余項。
產業升級和國產替代為工業機器人行業描繪出廣闊的發展前景。一方面源于產業升級的需求推動。制造業不斷追求更高的生產效率和更優的產品質量,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不斷增加。隨著中國制造業的持續升級,工業機器人在汽車制造、電子設備制造等高端制造業中的應用將更加廣泛。另一方面,國產替代的趨勢也為工業機器人行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隨著國內工業機器人技術的不斷突破和進步,國產機器人在速度、精度、穩定性等性能方面逐漸接近進口機器人水平。國產機器人在國內市場的應用逐漸擴大,逐漸成為工業機器人行業的重要力量。
隨著產業升級的推進,工業機器人的市場需求將會被大量帶動。在這個背景下,國家提出了工業機器人的國產化目標。《中國制造2025》和《“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兩個政策文件都設定了國產工業機器人發展的目標,對國產機器人和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率均提出明確要求。
隨著技術創新的不斷發展,國產工業機器人在產品性能上已經有了很大的突破,其性能和可靠性已經達到了國際同類產品的水平。同時,國產機器人的性價比和服務水平也更具優勢,使得國產機器人在市場上的份額逐步提升。除了在國內市場的發展,機器人出海也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隨著國內制造業“走出去”以及全球制造業向東南亞、拉美的轉移,機器人出海將有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下一篇: 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是什么?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投訴電話:0377-62377728 舉報郵箱:fbypt@bjly.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