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這個數字化時代,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變革壓力。如何把人工智能和數字化轉型落地,成為企業不得不面對的難題,其實技術的投入和使用倒在其次,真正難以改變的是人的認知和思維方式,是思想上的怕難抵觸的情緒,是數字化戰略上的搖擺和躲避。
根據最新研究,推動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主要動因包括:提高運營效率(83%)、增強客戶體驗(75%)、開發新產品和服務(68%)、應對市場競爭(65%)以及降低運營成本(58%)。然而,盡管技術日新月異,企業在轉型實施過程中遇到的主要挑戰卻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缺乏專業的技術和人才(72%)、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65%)、資金投入不足(58%)、組織文化和管理變革(52%) 以及技術選型和集成難度(48%)。
1 、從“要不要 ”到“如何做 ”
數字化轉型不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對于互聯網原生企業來說,數字化是其與生俱來的基因;而對于傳統制造業,雖然內部設備的數據形態可能仍呈現煙囪式、孤島式的格局,但轉型是不可避免的趨勢。這一過程需要漸進推進,既不能畏首畏尾,也不能魯莽行事。2 、學會對標最佳實踐
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制造工程的落地過程中,幾乎沒有完美的案例。每個企業的實踐都會存在一定的瑕疵,甚至會出現失敗的情況。但這并不意味著這些經驗毫無價值。相反,它們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一方面,我們可以借鑒其他企業在數字化建設上的經驗和教訓;另一方面,數字化的本質在于迭代和改進,不怕走錯路,關鍵是要有勇氣重新開始。最大的成本往往是錯失的機會成本。3 、學會利用數字化轉型的賦能者
阿里、騰訊、華為等數字化原生企業,都提供了豐富的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這些企業不僅擁有先進的技術,還能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和條件,選擇合適的合作伙伴,加速數字化轉型的進程。1 、思想和認知的轉型
在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往往不是技術,而是人的思想和認知。每一個企業要成功實現數字化轉型,最重要的是老板的思想要突破,高層的認知要升維,企業的文化要重建,管理者的技能要迭代。第一,關鍵崗位的關鍵人員認知要升維變革之路充滿了不確定性和挑戰,而最大的阻力往往來自于某些關鍵崗位的守舊者。企業必須采取剛柔并濟的策略。一方面,要有慈悲為懷的態度,理解他們的擔憂和顧慮,通過培訓和溝通幫助他們認識到變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另一方面,也要有果斷的行動,對于那些無法改變觀念的干部,不換思想就換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推動變革的進程,讓企業煥發新的活力。第二,企業家自身也是變革的挑戰所在曾經,我們更多地以自我為中心,關注企業內部的事務和利益。然而,在數字化時代,企業必須將客戶放在心尖上,真正地將他們的需求和期望融入我們的思考和行動中。這不僅是一種經營理念的轉變,更是一種價值觀的重塑。首先,保持好奇之心擁抱變化,主動學習新知識,是我們不斷進步的關鍵。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因此,保持一顆求知的心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對先進技術的求知沖動企業家要帶頭學習數字化,帶頭體驗大模型和 AI 的應用。只有當我們自己對這些新技術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指導團隊,推動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最后,保持高度的自信在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我們會面臨許多新的挑戰和困難。但只要我們保持高度的自信,勇于面對挑戰,就一定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轉型路徑,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2 、戰略假設的轉型
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企業的戰略和商業模式必須進行根本性的變革。我們必須認識到,過去的思維模式已經不再適用。(1)從價值鏈到價值網絡傳統的企業戰略往往強調價值鏈,關注從原材料采購到產品生產再到銷售的各個環節。這種線性的思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業的視野和發展空間。未來,真正重要的將是價值網絡。這不再僅僅是一個產業鏈的概念,而是一個更為復雜、交織的產業生態系統。在這個網絡中,企業不再是孤立的節點,而是與其他企業、客戶、供應商等多方主體緊密相連,共同創造價值。通過構建價值網絡,企業可以更好地整合內外部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這種協同效應不僅能夠提升企業的競爭力,還能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創新機會。(2)從一次性交易到持續服務傳統的企業往往關注產品的買斷,認為一次性的交易就能解決問題。這種短視的思維模 式忽視了客戶后續的需求和服務。未來的核心在于服務的升值,持續的服務和互動將成為主流。企業需要從單一的產品交付轉向綜合解決方案的提供,關注客戶的全生命周期需求。通過持續服務,企業可以建立與客戶的長期關系,提升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同時,持 續的互動還能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市場變化和客戶需求,及時調整戰略,實現可持續發展。(3)從短期交易關系到長期戰略伙伴關系傳統的企業與客戶之間的關系僅限于買賣,是一種短期的交易關系。這種關系缺乏深度和黏性,容易導致客戶流失和市場不穩定。未來,這種關系將轉變為長期的戰略伙伴關系,雙方將共同成長,共創價值。企業需要將客戶視為合作伙伴,通過持續的溝通和合作,共同解決問題,實現雙贏。通過建立長期的戰略伙伴關系,企業可以更好地鞏固市場地位,提升品牌影響力。同時,這種合作關系還能促進企業內部的創新和改進,提升整體競爭力。(4)從資源占有到數字共生傳統的企業追求的是資源的占有,認為擁有更多的資源就意味著更大的優勢。這種思維模式忽視了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未來,數字的共生將變得至關重要,連接比占有更為重要。在這個互聯互通的時代,企業需要更加注重如何有效地連接和利用資源,而不是單純地追求資源的占有。通過數字共生,企業可以實現資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用,降低運營成本,提升運營效率。同時,數字共生還能促進企業間的協作和創新,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3 、由戰略模式帶動運營模式和產品服務的轉型
在數字化轉型的大潮中,傳統制造企業需要從根本上改變其商業邏輯,從主要賣產品轉向提供綜合服務。這一轉變不僅標志著從靜態的產品交付到動態的服務流程的演進,更要求企業深入挖掘服務的連續性和互動性,以實現價值的持續創造。(1)從靜態的產品交付到動態的服務流程傳統制造企業主要關注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注重產品的物理形態和功能。這種模式下,企業的價值創造主要集中在產品交付的那一刻,后續的服務和支持相對較少。未來的商業邏輯將徹底轉向服務化。企業不僅需要提供高質量的產品,還需要提供持續的服務和支持。這包括產品的安裝、維護、升級,以及客戶培訓和技術支持等。通過動態的服務流程,企業可以與客戶建立長期的關系,實現價值的持續創造。通過動態的服務流程,企業可以更好地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提升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同時,持續的服務還可以為企業帶來穩定的收入來源,降低客戶流失率。(2)從功能化到場景化傳統的企業往往注重產品的功能化,即通過增加產品的功能來吸引客戶。這種模式下,企業關注的是產品的技術指標和性能參數,而忽視了客戶在特定情境下的實際需求。未來的商業戰場將更多地聚焦于場景化。企業需要超越單一的功能實現,轉而構建和優化客戶服務體驗的場景。這要求企業深刻理解客戶在特定情境下的需求,以及如何通過服務設計提升這些場景下的客戶體驗。通過場景化服務,企業可以更好地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提升客戶的整體體驗。這種體驗不僅包括產品的使用,還包括售前咨詢、售后服務等各個環節。通過場景化服務,企業可以建立更強的客戶黏性,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3)從個性化到深度個性化傳統意義上的個性化服務主要是基于客戶的顯性需求,通過簡單的定制化來滿足客戶的特定需求。這種個性化服務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往往缺乏深度和持續性。未來的個性化將不再是簡單的定制化服務,而是通過智能技術實現的深度個性化體驗。企業需要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實現對客戶需求的精準預測和個性化服務的智能推薦。這不僅要求企業具備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還需要在服務設計和交付過程中不斷創 新。通過深度個性化服務,企業可以更精準地滿足客戶的隱性需求,提升客戶滿意度和忠誠 度。同時,智能推薦和個性化服務還可以幫助企業發現新的市場機會,推動業務的持續增長。這些轉變不僅是商業模式的迭代,更是對商業本質的深刻反思和重構。企業需要以更加敏銳的洞察力和前瞻性的思維,迎接這一變革的挑戰。1 、明確數字化戰略
不要做:為數字化而數字化、為了時髦而跟風要做到:找到企業的痛點、行業的通病、客戶的需求、既有模式的弊端不要做:盲目迷信大公司、直接索要問題的答案要做到:針對關鍵的問題歸因、針對關鍵的因素下藥、針對關鍵的藥方花錢、針對關鍵的藥效監控數字化的核心在于實施和策劃的人都要懂業務。2 、選擇能夠快速見效的切入點
一旦戰略共識達成,緊隨其后的便是尋找轉型的突破口。選擇的切入點必須精準擊中要害。數字化轉型的實施,不是簡單地委托給外部的 IT 專家來決定,而必須由企業一把手親自出馬,結合企業的實際業務需求來定奪。在這場關乎企業未來的轉型之戰中,企業一把手的角色至關重要,他們必須深入業務的核心,洞察真正的需求,以確保轉型的方向和力度都恰到好處。3 、投建數字能力
一旦明確了業務的切入點,接下來就要思考采用何種科技來實現這些需求。關鍵在于,必須認清一個事實:數字化科技和工具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們的存在是為了幫助我們提升競爭力,實現差異化。如果忽視了這一點,盲目追求數字化工具的先進性而忽略了實際業務需求,最終只會陷入技術陷阱,徒增成本而不見效益。4 、組織適配
為了實現業務升級,企業需要合適的人才,尤其是那些能夠架起業務與技術橋梁的人才。懂業務的人和懂科技的人結合在一起,能夠為傳統行業帶來全新的視角和創新的動力。這種結合產生的能量是巨大的,能夠推動企業突破原有的局限,開辟新的增長路徑。事實上,許多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礙并非技術層面的難題,而是人的意愿問題。許多“老臣子 ”習慣了現有的工作方式,對新事物持保守態度,甚至產生抵觸情緒。這種心理障礙往往會成為轉型的絆腳石。因此,企業必須在文化建設和人才培養上下功夫,通過培訓、激勵機制和溝通策略,讓 這些關鍵人才意識到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并積極參與其中。只有當整個組織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都與轉型目標一致時,數字化轉型才能真正取得成功。5 、建設數字化的領導力
在數字化轉型中,老板的決心將成為駕馭挑戰的關鍵。眾多企業在這一過程中,往往過分沉迷于科技的光輝,卻忽視了人與組織之間的微妙藝術。當企業深入轉型的深水區,便會發現真正的阻礙,始終是人的問題、組織的問題,而非技術問題。技術可以通過投資獲得,但處理人的問題,則需要高管層的定力和智慧。許多企業家在回顧這一過程時,常常會感慨:“當初的決策應該更加果斷一些。”這正是變革時期領導力的體現——在面對重重困難時,是否愿意投入巨額資金和精力,是否愿意承擔風險和壓力,這考驗的是企業一把手及其高管團隊對轉型的堅定決心。在這場變革中,領導力不僅僅是決策的勇氣,更是在逆境中堅持和引領的能力。它要求管理者不僅要有遠見卓識,還要有將愿景轉化為行動的執行力。 最后,選擇決定了命運。有人 ”賭“數字化,有人“投 ”數字基礎建設,有人選擇觀望,有人選擇跟隨。數字化轉型是一場深刻的變革,它不僅涉及技術的應用,更觸及企業的文化和管理。在這個過程中,人的因素始終是最關鍵的。只有當每個人都能夠以開放的心態迎接變化,企業才能真正釋放數字化的無限潛力,開創發展的新篇章。選擇決定了命運,勇敢地邁出第一步,未來將充滿無限可能。
上一篇: 從數字化轉型到產業互聯網升級
下一篇: 電纜用的鎧裝電纜防爆的相關信息?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投訴電話:0377-62377728 舉報郵箱:fbypt@bjly.net.cn